在战“疫”中谱写青春之歌——记我校外国语学院学生吴俣
2020-03-01 17:58   审核人:

鼠年的钟声刚刚响起,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声的战争打响了,新冠病毒不宣而战。为战胜疫情,我校青年志愿者纷纷投入抗疫事业,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方针,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出了青春的力量。外国语学院英语1905班的吴俣便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疫情当下、青年先行;共克时难、责无旁贷”的时代宣言,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一名入党申请人坚决加入党组织的决心!

不负韶华有担当。吴俣中学时就读于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早在中学时期,他就经常地参加家乡中学组织的志愿活动,他铭记“互助、友爱、奉献、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参加了“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青年在行动”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并荣获学校“优秀志愿者”称号。他坚信青年人应该担负起时代责任,努力共筑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在天商的日子里,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行列,时刻发挥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疫情期间,身为英语1905班的班长,他每日询问班级同学的身体状况,统计外出行程,协助任课教师进行网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为同学们推送防控知识,鼓励大家停课不停学,体现了作为班长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当下献己力。自武汉疫情发生伊始,吴俣就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并决心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吴俣的姐夫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解放军八一医院工作,现在也正奋斗在南京防疫一线,吴俣通过姐夫得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生们正处于物资短缺的状态,他和姐姐紧急发起了一场募捐,短短数日捐款数额就达到了八万四千五百余元,他们决定将募捐的钱数全部定向支援武汉疫区医院。

吴俣深知,驰援疫区刻不容缓,几经波折,他们终于在农历新年之前将第一批N95口罩寄往了武汉中南医院,之后第二批KF94口罩也寄了过去,这为医院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因为过年的原因,口罩的货源得不到保证,他和姐姐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开始寻找新的口罩的货源。他们尝试找到了国外的货源,并从日本订购到了第三批口罩,但在这之后口罩来源断了,吴俣心急如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