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组承担着全校理、工科19个专业《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任务。由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开学让本就教学任务繁重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组更是困难重重:如何安排线上教学内容?如何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如何确保仿真实验的软硬件保障?如何做好延期开学前后实验教学衔接?诸多的困难摆在了面前,但课程组的老师们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了依托超星在线学习平台+校内虚拟仿真系统的物理实验线上教学方式,成为全国同类高校中的佼佼者。
他们中有担当奉献、精益求精的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主任马巧云,有来之不拒、一丝不苟的专业教研室主任刘敏,还有勇于创新、敢“啃”硬骨头的青年博士教师赵丹丹。
马巧云:事无巨细,只为确保线上课程正常有序
马巧云是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主任,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统筹安排;对上课流程,教学进度做出了整体规划;对各个环节反复考虑,精细制定每次课的上课流程和每个教学环节相关的通知模板,只为一个目标——确保《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线上教学正常有序进行。
马巧云注重物理实验课的理论讲解与实验操作的统一,一方面,线上教学需要学习通中教学视频资源和我校仿真实验系统中的实验项目完全对应;另一方面,还要实现疫情结束后,线上教学转为线下教学时,仿真实验项目和真实实验项目的无缝对接;最后还要兼顾现有实验室面积、设备等资源的具体情况。她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深入思考,精选出10个实验项目作为线上教学内容,同时在已建设的在线课程平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急需对课程资源进行建设。她迅速制定出任务分配方案,组织课程组快速录制10余个仿真实验演示操作教学视频,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为保证学生实验课顺利进行,她将所有班级分好组,带领其他教师一起,将分好的90个实验班按照课表时间+班级名称+组的方式导入学习通,避免线上教学的疏漏。
作为教研室负责人,她每次都把最困难的工作留给自己。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小的孩子只有2岁,同为大学教师的丈夫承担着三门课程的网上教学。由于疫情的原因,老人也无法提供帮助,这一切都未影响马巧云兢兢业业的工作,未减少她对工作的热情。